“中正平和”的理念,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代表,是自上古时期流传至今的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是我们一生都应该经常拿出来揣摩、思考、反思的智慧 ,是我们前行的指明灯。
“中正平和”源于上古尧舜大帝,集成于孔圣,记载于中庸,是儒家追求的至高境界。《论语·庸也》中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宋代大儒朱熹对中庸的理解是:“不偏之为中,不易之为庸”,“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
“中正平和”作为儒家思想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文化的传承一直在潜移默化的影响、指引国人前行,体现在我们生活上的方方面面。
做人上的中正平和
“不偏不倚,就是中道、正道,社会是由千千万万个个体集合而成,每个个体在社会运作的大系统中都有一个及以上的角色,每个角色都有社会赋予他的权力与义务,但人都有厌恶损失的倾向,喜欢享受更多的权力,而履行更少的义务,这样整个社会运行就会偏、会倚,脱离中正之道,最后爆发灾难性的后果。
2008年引爆的全球经济危机就是一个很典型的现象,由贪婪无度的华尔街精英共同参与演绎的全球财富收割表演,华尔街大鳄为了更宽松的监管、更自由的资金操作、更多的财富收入,花高价雇佣学术界精英为其代言购买话语权,为政治献金从而争取有利政策,互相推波助澜,从而不断把财富泡沫吹大,阳及必反,泡沫也终由雷曼兄弟的倒台开始破裂,最后造成全世界的经济大萧条。
2008年的经济危机爆发,我们看到了人性的欲望是无穷尽的,欲望之魔会不知不觉的引导人走向极端,从而带来痛苦与灾难。中庸之道的核心是教育人们自觉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中正平和”之人,与己谐和,与人谐和,与社会谐和,与天地谐和,唯有此人能定,心能安,才能豁达、从戎的度过一生。
中医的中正平和
中医最重要的是什么?最核心的是什么?是“阴阳”,固有“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阴阳在不同的场景有不同的含义,便有不同的关系,总体来说可分为:互感、互根、互生、互立、互制、消长、转化,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运行,是阴阳动态平衡的结果。
病的表现是什么呢?太过或者不及,无论是身上的病,还是心上的病,莫不如此。老子讲:“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有余,就是过了;不足,就是不及。按照“天之道”,过了,就损你;不及,就补你。这个损和补,就是通过各种方法让你恢复到一个好的状态,即中正平和的状态。中医的治疗就是这样。一是调身。《黄帝内经》讲,实则泻之,虚则补之,无问其病,以平为期。二是调心。心平气就和,“恬淡虚无”,就能够“真气从之”,“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当一个人五脏、七情、气血、阴阳调和时,就能百病不生。
照看古人的养生之道,现代人对自己真是太残忍了,996不断透支自己身体,物质丰富引来的暴饮暴食,科技便利带来的反季节饮食作息,欲望过多带来的各种精神折磨,现代人一直活在梦想下面的凄惨社会中,故癌症年轻化,少年白头秃头司空见惯,猝死、自杀比率每年上升等,根本原因在于人对待自己的身体、对待自己的精神已经偏离了中道,故病态百生,最后身心俱毁,形神全灭。
“中正平和”是浸润在中华文明历史洪流中,顺应天理人心、导正人的思想行为的卓越价值观。回归“中正平和”,走中道,怀正气,与天、地、人和,是我们一生要走的修行路。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致中道,求平和”。
标签: 中正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