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包含胡加时的词条

极目风水 71 0

08年奥运会中国男篮的队员名单

08年奥运会中国男篮的队员有4号陈江华,5号刘伟,6号张庆鹏,7号王仕鹏,8号朱芳雨,9号孙悦,10号李楠,11号易建联,12号王磊,13号姚明,14号王治郅,15号杜锋。其中主力控球后卫5号刘伟,得分后卫7号王仕鹏,小前锋8号朱芳雨,大前锋11号易建联,中锋13号姚明。领队是李元伟,副领队是胡加时,白喜林,主教练是尤纳斯,埃尔,郭士强,尼尔森。

郭士强竟辞职,背后是否有什么隐情?

“我在这里明确说三点。第一,篮协篮管中心没有收到他的辞职报告。第二,郭士强还是国家队的主教练。第三,他还在准备和思考国家队男篮组建的事呢。”篮管中心主管国家队工作的副主任胡加时,昨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肯定地说。

理由一:亚锦赛失利去年8月16日,由郭士强率领的中国男篮在亚洲男篮锦标赛中以52比70的比分输给了伊朗男篮,伊朗男篮成功卫冕亚洲冠军。和上一次丢掉亚洲冠军的情况不同,去年的亚锦赛中国男篮派出了除姚明外的全部主力球员,王治郅、易建联、孙悦等人悉数出阵。然而这近乎最强的中国男篮还是在决赛中输给了伊朗队,而且输了18分之多,更不能让人理解的是此次比赛我们还是东道主球队。这是中国队历史上第一次在家门口丢掉了亚洲冠军的称号,郭士强率领的球队在主场作战的情况下获得如此结果,应该说下课是早晚的事。理由二:球迷不信任郭士强有个绰号叫“郭12”,这个外号源于他带领辽宁队的成绩。07-08赛季辽宁男篮凭借着出色的发挥获得了当年CBA联赛的亚军,郭士强接手阵容强大的辽宁男篮出征08-09赛季CBA联赛,仅仅获得了常规赛第十二名的成绩。从亚军到第12名,辽宁球迷当然不会满意,“郭12”这个绰号也就应运而生。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郭士强失去了在球迷心中的信任,这种不信任感很快就在8月份扩大到了全国球迷心中。理由三:姚明不支持在美国学习期间,郭士强曾经在休斯敦跟姚明见面,也曾经询问过姚明能否“出山相助”。但姚明明确表示,今年的亚运会他肯定无法参加;至于明年的亚锦赛,还无法给出意向性答复。这恐怕也是郭士强做出请辞决定的最直接原因,没有姚明的出战,郭士强对于接踵而来的国际大赛显然心里没底。

理由四:季后赛失利虽然避免了被横扫,但辽宁队也仅仅是从上海队手中抢走了一场比赛的胜利。球队的再次出局也许刺激了郭士强,此次辞职之后刚好可以让他专注于俱乐部的指挥,这有助于辽宁队明年的东山再起。

理由五:战术太多玩晕男篮郭士强在出任国家队主教练的时候,曾经对外界表示自己有四十套战术,如此多的战术似乎并不适合于国家队。要知道现如今距离世锦赛只有4个多月的时间,在有限的时间内他的战术能灌输多少给队员还真是一个不小的问题。既然不能完全灌输,那还不如辞职来的干脆。4月2日,某专业媒体发出“重磅”消息:中国男篮主帅郭士强已经正式递交了辞呈。报道说,篮管中心已基本上同意了郭士强辞职,目前只待总局领导批准。此消息在媒体中引起了轩然大波,胡加时的电话从早晨开始一直不断,多名记者更是前往篮管中心打探虚实。不过,得到的答案都是郭士强是“被辞职”。此后,郭士强也接受了媒体的采访,他明确表示,自己没有提出过辞职。虽然中国篮协和郭士强本人都极力否认,但这个消息绝对不是捕风捉影。一方面,发出此消息的媒体同郭士强私交甚笃。“关于郭士强辞职的事,我相信记者的消息来源,也了解整个事情的背景。至于当事人现在不愿意讲,或者干脆说没有这回事,我也都能理解。现在可能的确还不方便。判断是否真有此事,不是看现在当事人说些什么,而是看事情将来怎么发展。在咱们的世界里,今天说不知道,明天就全知道了的事儿还少吗?”这是该媒体内部人士对郭士强“辞职风波”作出的公开回应。

另一方面,坊间早已流传,郭士强确实已经多次流露出无意继续担任中国男篮主帅的想法。除了亚锦赛的失利让他承受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更重要的是,其资历和水平都无法让国家队队员信服,这成了郭士强继续执教的最大阻力。所以,郭士强提出辞职也是顺理成章。

但是,无论此次“辞职风波”以何种方式终结,中国男篮在主帅人选上的尴尬困局都是显而易见的。

在兵败天津之后,中国篮协和许多老前辈、业内专家都力挺郭士强留任。但实事求是地说,郭士强确实已经不再适合担任中国男篮的主教练了。朱芳雨就郭士强辞职一事接受媒体采访时,首先说不知道,后来又补充了一句“谁当都可以”。回想亚锦赛时,“广东帮”球员加起来只得了两分的历史,以及某年轻球员公开顶撞郭士强的事件,都足以说明郭士强“镇不住”现在这批国家队队员。

那么,为什么中国篮协没有借此次“辞职风波”就坡下驴呢?这恐怕和国内没有合适的接替人选有关。“谁担任国家队主教练合适?我认为现在国内没人适合这个位置。”这是郭士强在竞聘国家队主教练时,记者采访某知名教练时得到的回答。确实,后洋帅时代的中国男篮,的确没有合适的主帅人选。拿媒体力挺且呼声最高的李春江来说,且不论他执教能力和在领导眼中是否听话,单就郭士强在国家队中的种种遭遇来说,谁也难保李春江不会重蹈覆辙。郭士强作为国家队主教练,其弟子张庆鹏和李晓旭在国家队表现抢眼,但“广东帮”始终表现欠佳。如果李春江上任,虽然他能让“广东帮”俯首帖耳,但又难保其他球员能和李春江一条心。其实,这并不是后洋帅时代才出现的问题,而是中国男篮在主帅人选上一直以来的痼疾。回想老帅蒋兴权几次临危受命,出任中国男篮主帅,中国篮协实际看中的并不是蒋兴权的执教能力和业务水平,而是其威信能使国家队团结一心。而从另一个侧面讲,老蒋的几次出山,也说明了本土教练确实在一些方面存在无法弥补的缺陷。这些缺陷在北京奥运会周期因洋帅的出现而被掩盖,现在则再次暴露出来。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对此次“辞职风波”,中国篮协虽然极力否认,但中国篮协也不再像以前那样支持郭士强。胡加时在回答记者有关“篮协是否继续力挺郭士强执教”的提问时,就不像亚锦赛失利时回答得那样坚决:“他没交辞职报告,没有什么挺不挺的。”有消息称,中国篮协实际上已经在秘密物色中国男篮新主帅的合适人选,这些都说明中国篮协对郭士强的信任度在降低。

事实上,中国篮协和郭士强在此次“辞职风波”中的极力否认,更像是一种拖延战术。雅典奥运会失利后,中国篮协宣布,宫鲁鸣将继续执教女篮,直到北京奥运会结束。但没过多久,马赫就成了中国女篮的主教练。这次,中国篮协会故伎重施吗?

19年前的奥运希望队,到底带来多少希望?

在回顾陈江华的球员生涯时,“奥运希望队”这个词肯定躲不过去。

然而在我们熟知的球队区分中,有国家队、国家二队、国青队和国少队。奥运希望队这个时代气息如此浓郁的队名,到底属于哪个级别呢?

这一切,显然要从张卫平说起。

张卫平曾是中国男篮 历史 上的超级球星,他在1978年9月随中国男篮前往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参加队史首次世锦赛。

中国男篮在该届赛事中小组赛全败,仅仅在排位赛中击败韩国和多米尼加,2胜5负排第11名,不过张卫平场均贡献25.3分,一枝独秀。

相较于国家队的队友,张卫平算是更积极主动看向外面世界的人,更乐于甄选并接纳世界篮球的先进潮流。

退役之后,张卫平在北京 体育 学院读了几年大专班,先后在北京青年队、北京女篮和国家队担任教练。

1988年汉城奥运会结束,38岁的张卫平离开国家队,以探亲的名义来到了美国,因为当时他的妻子在芝加哥大学学习。

在美国做过大学图书馆管理员、大学篮球兼职训练师、大学会计乃至卖啤酒等工作,张卫平虽然很辛苦,但积累了不少美国的人脉。

最终,这些人脉资源被他用在了“奥运希望队”上。

2001年夏天,张卫平找到时任篮管中心主任信兰成,主动提出希望为中国篮球培养一支二线队伍。 “篮球是个金字塔型,你光有一线队不行,要有二线、三线队伍,要有梯队,而且梯队要庞大。” 张卫平说道。

信兰成非常认同张卫平的提议,但也提出一个极其现实的问题:没钱。

那年7月13日晚,北京申奥成功,张卫平心潮澎湃,旧事重提。

这一回,张卫平表示不会让信兰成为难,他会自筹经费,在国家队和国青队这两支球队之外另行组建一支国字号的三线球队,把国家队和国青队挑剩下的苗子聚在一起,为北京奥运的男篮人才培养上一道“双保险”。

2003年7月,“奥运希望”杯篮球赛在海口 体育 馆进行。

这确实是非常美好的初衷,张卫平是真心实意想为中国篮球做点事情,他也有这样的资源。

首先找到昔日弟子、当时的海南省海口市文化 体育 局副局长宋力刚帮忙,张卫平将这支球队的训练基地安置在海口市。接下来,张卫平又联系了一位愿意出资的老板方伟,由后者解决训练经费的问题。

2003年2月5日,名为“奥运希望队”的国字号三线球队正式在海口成立,张卫平出任球队领队兼总教练。

张卫平当时提出一个创造性的设想:他不仅要培养小球员,还要培养中国的教练,于是计划请NBA教练过来指导半个月,接下来由中国教练带两个月,再把NBA教练请回来看看需要进步和完善的点在哪里,接着中国教练继续带队。

这支球队的第一个外教是杰克·沙龙,曾经是开拓者的防守教练;中方主教练是于泷,而助理教练则是来自河北的翟志江。

队内第一任外教杰克·沙龙(左)。

但接下来,这支球队慢慢开始出现问题。

首先,奥运希望队的球员基本在15岁或以下,相当于“国青二队”,囊括了30多名少年球员。当时的陈江华、卢伟、解立彬、于梁、莫国超和孙明明等人在名气和实力方面都跟易建联、唐正东领衔的篮协注册“正牌”国青队有不小的差距。

其次,奥运希望队的资金来源不够稳定,所以训练和生活的条件也起伏不定。

“海口实在太热了,训练馆没有空调,每次训练完鞋子都能倒出汗水,运动量还特别大,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大腿抽筋。” 回忆往事,球员于梁这么说道。

于梁在赴美拉练中上演扣篮。

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奥运希望队的第一期集训持续了近三个月,4月份后球员回到各自的地方队打青年联赛,6月30日再回海口开始第二期集训。

此时,归队的球员已经比第一期少了一半,但这一回他们的训练条件有了改善:球队买了一台大巴车,专门接送球员训练和比赛,每月还能给每人发2000多块钱的训练费。

更重要的是,奥运希望队要赴美拉练了。

中国篮协关于奥运希望队赴美拉练的红头文件。

这是奥运希望队成立之初就定下的计划,依靠的还是张卫平的人脉。

2003年9月15日至10月17日,奥运希望队转战洛杉矶、萨克拉门托、圣地亚哥和拉斯维加斯等地,跟美国当地的高中生队伍和高中全明星队打了11场比赛,掀起一股“中国旋风”,但战绩只有2胜9负。

解立彬(右)在赴美拉练中表现不俗。

陈江华因为右脚脚踝骨折而缺席了这趟旅程,孙明明成了最受欢迎的球员,因为他身高227公分,被疯狂寻找亚洲大个子的美国球探视为下一个姚明。

莫国超曾被视为天赋不输易建联的新星。

然而吹到极致的泡沫终究还是泡沫,一戳就破。

结束美国之旅,回到海口的奥运希望队举步维艰,因为资金实在是供应不上了。

2003年接到当时篮管中心副主任胡加时的电话后,张勇军曾前往海口当了三个多月的主教练,他表示奥运希望队的训练条件和环境并不像宣传那般好:

“住在海南大学的招待所,天天开两辆面包车载球员去训练,吃饭就拿着饭票吃大学食堂。”

陈江华在海口 体育 馆代表奥运希望队表演扣篮。

根源在于,奥运希望队并没有预期中那么大的商业价值,入不敷出,于是球队的最大金主方伟支撑不住了,他对这个项目灰心丧气,不愿意再花钱。

为解决钱的问题,张卫平将外教换成了意大利的冈巴和法国的盖当,还在2003年12月26日拉到了李宁公司的赞助。

勉强坚持完2003年的冬训,奥运希望队在2004年2月离开海口,辗转昆明、长沙、厦门和晋江等地,参加商业比赛,只为了赚点运营球队的费用。

这已经违背了张卫平建队的初衷。

奥运希望队跟哈萨克斯坦国家队打了5场比赛,战绩仅为1胜4负,场均要输10多分。

于梁在对阵哈萨克斯坦男篮时扣篮。

无奈之下,张勇军动用了私人关系,将这支球队拉到杭州,跟浙江青年队一起训练,打了10场表演赛。

“这球队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张勇军感叹道。

2004年4月11号,刚退役不久的郑武抵达北京,重新集结U18国青队,于是这支奥运希望队“顺理成章”地解散了,连一句道别都没有。

“打完比赛吃完饭,大家就背起包各奔前程了。这个队一下就解散了,不知道为啥。” 陈江华回忆时表情困惑。

从一开始就是被国家队和国青队挑剩下的球员,这批奥运希望队的成员自然也很难担负起“奥运希望”这四个字。

讽刺的是,唯一真正出现在2008年北京奥运赛场上为姚明传球的,是因伤错过赴美拉练的陈江华,真是黑色幽默。

严格意义上来说,陈江华也不算是奥运希望队发掘出来的球员,因为他在入队之前就已经具备一定的名气和潜力了。

其余的球员,各自体验人情冷暖。

广东青年队的郭烨没打过CBA,退役后进了广州消防系统。

济部青年队的刘俊山也没打上CBA,退役后回到家乡海南,当小学篮球教练。

莫国超受了重伤,只打过大超联赛,没跟一时瑜亮的易建联一样进入CBA乃至国家队,后来到广州市黄埔区 体育 局当了一个公务员。

浙江青年队的邓力打上了CBA,效力过浙江队和广厦男篮,现已退役。

于梁在多支球队征战过CBA,还曾代表广州自由人男篮打过NBL联赛。

解立彬在北京男篮当过主力后卫,现如今退役还做过北京队的主教练。

罗智是知名的三分投手,也算CBA的一个明星球员,入选过国家二队。

卢伟曾为辽宁队、吉林队和上海队征战过CBA联赛。

孙明明尝试挑战NBA未果,反而被查出患有巨人症,在日本联赛效力过,也曾为北京队出战CBA联赛。

更多的名字,散落并被遗忘于 历史 长河了。

奥运希望队成员在2011年回访时的去向统计。

马后炮而言,奥运希望队是失败的,他们并没有真正为中国篮球培养出优秀人才。甚至可以说,奥运希望队那不够标准的训练、饮食和医疗条件,给一些球员的运动生涯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但这是一次初衷很美好的尝试,张卫平在这件事情中尽心尽力,他个人是非常无私的。

没有办法,这支球队先天不足:他们在篮协没有编制,没有国家的资金支持,组建的目的也不明确,“我到底培养谁”这个问题由始至终没有得到解决。

而那曾经无比热烈、美好的奥运之梦,也就静静地消散了,没有激起一丝涟漪。

部分素材来源于:《回访奥运希望队》,《奥运理想背后的商业包装》,《张卫平:我在美国的那十年》

包含胡加时的词条

标签: 胡加时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