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十五是什么节
农历五月十五在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如湖南溆浦)属于一个传统节日:大端午,因历史上屈原故去的消息传到那里已过了十天,所以当地便以五月十五为端午,称为大端午,这一风俗在湖南湖北一带逐渐扩展开来。
农历五月十五日是什么日子
农历五月十五——中国传统节日中的大端午。
我们最熟悉的是五月初五端午佳节,被称为小端午,习俗包括包粽子、煮鸡蛋、挂荷包、喝雄黄豆酒等等。其实,这是南方一带比较普遍的习俗,也是五月端午的延伸。五月十五这天,迎接女儿、女婿回家,当然,还有划龙舟、投粽子、办诗会等等,称为过“大端阳”。
这样热热闹闹的氛围,直到五月二十五日,才落下帷幕,也被称为“末端阳”,意味着整个五月端午节圆满结束。
农历五月十五,是传统节日大端午节的日子,当然,大端午节在长江流域非常流行,所以,今天的长江流域各地,会是粽子满江,龙舟飞驰的日子。
说到端午节,大家普遍知道的是农历五月初五这天,没错,这天就是屈原跳汨罗江的日子,这也就是后人为了纪念屈原而传承下来的端午节。其实,端午节最早的是祭龙祖的,所以每年的五月初五这天人们作出各式各样的龙,于是划龙船,赛龙舟成为最传统节目。
后来加入到纪念屈原的元素,于是有了包粽子投入到水中,目的是喂鱼,让鱼儿不损伤屈原的躯体。这就是大家公认的端午节。
五月十五是什么节日
5月15日是“全国碘缺乏病宣传日”, 也被称作“全国碘缺乏病防治日”。
是为了提高国民对“碘缺乏病”危害的认识,促进国民身体健康而设立。
1993年9月国务院召开“中国2000年消除碘缺乏病动员会”,会议并提出:
5月5日为全国碘缺乏病防治日,借以加大力宣传,提高人们对防治碘缺乏病的认识。1994年起每年的5月5日定为全国碘缺乏病宣传日。
国家设立五一长假后,碘缺乏病防治日(5月5日)包含在了五一长假里,不便于宣传、教育工作的开展。
经过卫生部与 碘缺乏病防治相关部委的协调,防治碘缺乏病日自2000年起改为5月15日。
五月十五是什么节日和什么习俗
5月15日是国际家庭日。
国际家庭日是一个提醒大家认识家庭重要性,促进家庭成员之间和睦相处的节日。
1989年12月8日,第44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一项决议,宣布1994年为国际家庭年,1993年纽约特别会议提出从1994年起每年5月15日定为国际家庭日。
2019年5月15日,是第26个国际家庭日,以“健康家庭、幸福家庭”为主题,目的是促进健康知识普及。深度弘扬家庭和谐、文明新风、进一步提高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家庭幸福感和家庭发展能力。
扩展资料:
国际家庭日标志的含义:用爱构建暖巢
“国际家庭年”的标志,整个图案采用家庭温暖的红色,内含“生活”和“爱”,同时意指一个受到屋顶庇荫的心和另一个心相连,昭示人们用生命和爱心去建立温暖的家庭。
图案中的家,右边有一个缺口,一方面显示“家在变动”的不定性,同时也显示多元社会中,家庭型态的开放性。但不论家庭如何变动与开放,企求温暖、关怀、安全、容忍、接纳和同在一起的心愿都是不会改变的。
标签: 五月十五日是什么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