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鼎
在这个标题里,我并没有注明是“司母戊鼎”还是“后母戊鼎”,因为在当年我学的历史课本上,是称作“司母戊大方鼎”的,而从2011年开始,媒体上却有了“后母戊鼎”之说。这是因为在2011年3月6日的央视《新闻30分》里,主持人在播报新闻时,将“司母戊鼎”读成了“后母戊鼎”。
到底是“司母戊鼎”正确还是“后母戊鼎”恰当呢?我想先说说题外话,介绍一下这个鼎被发现的过程以及它当年的命运,然后再说说“司母戊鼎”和“后母戊鼎”一字之差的原因。
我们知道,大多数的鼎都是三只足,所谓“三足鼎立”、“鼎足三分”是也。但这尊鼎是四只足,的确不多见。其次是它的做工精良,图案华美,也是其它鼎难以比拟的。最后就是它的重量了,当初是875公斤,等20世纪90年代我国计量科学院对它重新称重时,竟只有832.84公斤了,这当然不是哪个人把它偷走了,是因为原来以为实心的四条腿,最后发现都是空的,当人们把那些作为内范的泥土掏出来后,这只鼎的重量就一下子降了下来,“瘦身”许多。
让人遗憾的是,这只鼎的一只耳朵也是假的,那是因为1939年3月这只鼎在河南安阳侯家庄武官村的农田里被发现时,正是日本人在中国境内大肆掠夺文物的时候,当地村民为了让这只鼎能够藏起来,就想采取分割的方式把它大件化小,但仅锯了一只耳朵便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于是只好放弃,将鼎重新埋藏。但后来消息还是走漏了,日本人闻讯赶来,四处搜索不得后,就出价七十万伪币来收购。村民们没有动心,用一只小鼎将日本人哄走,这只鼎又在泥土中睡了七年,才于1946年6月重新出土,只是可惜少了一只耳朵。
当然这难不倒勤劳而勇敢的中国人,他们按照另一只耳朵翻模补铸,但虽然模样相像,由于原料不一,重量自然有异,上面说的875公斤,就是补铸后的重量,严格地说,这个数字当然是不确切的。尽管后来重新称重,但由于几千年的磨损、锈蚀、氧化等因素,加之补铸的耳朵等原因,这只鼎本来的重量就让人无从知晓了,这不能不让人遗憾。
就是这一尊命运多蹇的鼎,如果再把它的名字喊错,确实有点对不起古人了。其实要弄清这个事情,我们要首先搞清“后”与“司”的关系和区别,再结合这只鼎铸造的原因,就能明白一切了。_
当“后”字与人扯上关系时,我们立即会想到“皇后”“皇太后”等与女人有关的词语。但在上古时代,“后”字却代表男性,是权力的化身,是帝王的象征,是天子的称号。
古代的“后”是一个会意字,它在甲骨文里,左下方是一个口字,右上方是一拢起的手,其实这就是一个“司”字。“后”字就是根据“司”字创造而来的,方法是把“司”字反转写,再赋予新的读音,就成了“后”。“后”在周朝以前,都是帝王的称号,那时天子之妻称为“妃”,“后”字作为帝王的称号用了大约360多年。到了周朝,才把“妃”改称为“后”。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天子称皇帝,皇帝的正妻就叫做皇后了。《白虎通·嫁娶》:“后者,君也。天子妃至尊,故谓后也。”《释名·释亲属》:“天子之妃曰后,后,後也,言在後,不敢以副言也。”从此可以看出,正是因为皇帝之妻的尊贵,才把她称“后”。此时的“后”依然是“主”的意思,皇后既是众嫔妃之主,也是众嫔妃之君。
我们再来看看“司母戊鼎”的来历,该鼎是商王武丁的儿子为祭祀母亲而铸造的。“母戊”是商王文丁之母的庙号,“后”就是王的意思,“后母”即就是王的母亲,这样的解释既服人又确切。但是,自从1939年3月这尊鼎在河南安阳被挖掘出来后,就一直被专家定名为“司母戊鼎”,如今看来,这个命名是不够准确和严谨的。所以,2011年3月,中国历史博物馆就将馆藏青铜国宝“司母戊鼎”正式更名为“后母戊鼎”了,让其终于恢复了它的本来面目、真实姓名。
标签: 鼎字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