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参加一个培训班,晚上小组讨论时的一个场景依然萦绕脑际:当谈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时,一位朋友认为儒学保守,缺乏进取精神,比如孔子说“父母在,不远游”。有意思的是,他的论述还没结束,另一位来了电话,于是拿出手机起身,略带歉意却分明美滋滋地微笑着,说是孩子从国外打来的。
“父母在,不远游”这话的确出自孔子。孔子所要表达的意思很明确,就是父母健在时,子女最好不要远离。一般说来,子女守侯在父母身边,早晚请安,问寒问暖,尽其孝道,双亲大人含饴弄孙,幸福和谐,其乐融融。尤其父母晚年,特别需要人照顾,如果子女能殷勤侍奉左右,使老人尽享天伦,岂不很美!
“远游”之“远”乃相对而言。所谓“远”,可能不仅仅在于空间或者时间,更有心灵的因素。孔子时代与当今不同,那时通讯交通不便,子女在外,连捎个信儿回家都很困难。试想,如果子女“慆慆不归”时,肝肠寸断、哭瞎双眼的不都是慈爱自己的爹娘吗?远离父母,难尽最起码的孝道,恐怕只能徒留“子欲养而亲不待”之类的浩叹。当然,今天通讯便利、交通便捷,可以经常电话问候父母,父母需要侍奉时子女也能及时出现,可以不用斤斤计较距离的远近。孔子所说的“不远游”,基本精神在于为人子女不可不知父母的牵挂,这是一个并不难以理解的道理。
尤其不能忽略的是,在说“父母在,不远游”之后,孔子紧接着还有一句很关键的话,就是“游必有方”。所谓“方”,是指方向、地方或者处所。父母在世,尽量不要远游,却不是不可远游。一方面,父母盼儿女平安,儿女盼父母健康;另一方面,父母期待子女成材,子女也希望自己成材。理解父母的牵挂,知道自己的义务,就不该远离父母的视野,应当让父母“知其所之”,不用苦苦挂念和担忧自己去了哪里。孔子的话符合天理人情,不可拘泥解读!
展开全文
孔子一贯主张人立身处世要全面发展,他说:“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又说:“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孔子重视子女奉养并孝顺父母,一定不意味着片面强调子女陪伴父母,与父母一起生活。儿女有成就是父母最大的欣慰,孔子也从不反对一个人为了正当明确的目标外出奋斗。如果认为孔子主张子女不可离开父母左右,显然不对。
从相关文献看,孔子谈“孝”,常常强调应该从具体事情上去深入思考,强调推己及人。当有人向孔子请教“孝”的问题时,他从为政的角度回答说:“父母唯其疾之忧。”在这里,“其”可以指代父母,意思是对于父母,子女最担心的是他们的病痛;“其”也可以指代子女,意思是父母最担心子女的病痛。由此,子女知道父母对自己的关怀,从而懂得孝敬父母。
父母精心关怀照料子女,子女应当同样向父母尽孝,孔子以具体的事情、切身的感受,来表达深奥的道理。孔子说:“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例如,有人与他讨论关于丧礼的问题,反对父母去世后守丧三年,孔子就认为应从“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的角度去思考。他认为,联系身边的事物,或者以己之心推别人之心,将心比心,这是实现仁德的好方法。因此,他注重人的情感世界,注重人内心的真实体验,希望在具体行为中培育善念。
不是吗?子女不论走得多远,一个问候的电话,就能慰藉父母内心的牵挂,温暖就能四处洋溢。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重视孝悌之道,注重培养仁爱精神和敬畏观念。孔子儒家认为孝悌是做人的根本,孔子说“立爱自亲始”、“立敬自长始”,又说“爱与敬,其政之本与”。这就像《大学》中所说,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国之根本在于人,人之根本在人性。国民拥有健康的人性,才能有健康的社会、健康的文化。孔子谈子不远游、游必有方,也是从爱与敬、从仁德养成的角度出发的。
标签: 叮咛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