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来了,雾霾遮天,北风怒号,大雪纷飞,严酷的户外环境让很多人选择在家中用电视、网络、书籍等消磨时光。若是在古代,人们会不会更加孤独寂寞?
其实,不然!古代女性的室内“越冬”活动丰富多彩。从立冬那天起画“九九消寒图”,就是极受古代女性喜欢的游戏之一。这种游戏既能记时记事,又能陶冶女孩子的性情,既一举多得又很有文化情趣的活动。
“九九消寒图”是一个越冬日历,有几个不同的版本:文字版“九九消寒图”是清代开始出现的,首先是在宫廷内流行。是一幅双钩描红书法:纸上印出九个刚好笔画也是九画的汉字,九九八十一画,每一笔画代表一天,每字代表一个九,九个字代表九九八十一天。用双钩空心字体画到一张纸上。从立冬日开笔,每天按照笔画顺序填充一笔,然后用笔蘸白色在这一笔画上填写当日阴晴雨雪。每过一九填充好一个字,填完一个字就过了一个九,填完九个字,也就数完了九。这九个字全部描完,刚好81天,春回大地,一幅九九消寒图才算大功告成。所以也称作“写九”。
这9个字常用:“庭(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清)徐珂《清稗类钞·时令类》说这9个字是清道光皇帝的御制词,也有的地方选用:雁、南、飛、柳、芽、茂、便、是、春。前9字满怀对春天的期待,后9字断句:“雁南飞,柳芽茂,便是春。”
一般而言,在九九消寒图的一侧还应印有“数九歌”“一九二九,相唤不出手;三九二十七,篱头吹觱篥;四九三十六,夜眠如露宿……”或题“管城春色”四字于其端。
“管城春色”四字,据韩愈《毛颖传》解释:笔受封于管,号“管城子”。“管城子”乃笔之别称,寓笔成春满庭之意。人们创作了很多这种词句,如:“故城秋荒屏栏树枯荣”“庭前春幽挟草巷重茵”“亭前屋后看劲柏峰骨”等字样,也凑成八十一笔,只是用字笔画略作繁减,每日一笔,即可完成一幅消寒图。最雅致的是作九体对联,如上联为:柔柳轻盈香茗贺春临,下联是:幽柏玲珑浓荫送秋残。上联写有“春泉垂春柳春染春美”,下联对以“秋院挂秋柿秋送秋香”;每联九字,每字九画,每天一幅在上下联各填一笔,冬尽联成,称为“九九消寒迎春联”,当一幅“消寒图”填完之后,则成了是年冬季天气情况的档案记录,“每岁相沿,遂成故事”。
画圈版“消寒图”则突出气象记录功能,将宣纸等分为纵横9栏格子,每格用笔帽蘸墨印上9个圆圈,称作画铜钱,共印九九八十一个铜钱。同样从立冬那天画起,每天填充一个铜钱,将81个铜钱画完,就尽九了,春天就到了。
填充是用笔涂圆,其规则根据天气决定:阴天涂上半圆,晴天涂下半圆;刮风涂左半圆,下雨涂右半边;下雪则在圆圈当中画一个小圆点,此即古代女孩们人人会背的口诀:“上阴下晴,左风右雨雪当中。”民谚也说:“下点天阴上点晴,左风右雾雪中心;图中点得墨黑黑,门外已是草茵茵。”图形版本的“九九消寒图”简单易行,但显然没有文字版本的漂亮。
绘画版“九九消寒图”更有文化气息。在纸上印上一丛分为九枝的亭亭玉立的寒梅,每枝九朵,一枝对应一九,一朵对应一天,共八十一瓣,代表“数九天”的八十一天。图挂墙上,每过一天根据天气实况用特定的颜色填充一朵梅花花瓣,到尽九那天,就是一幅完整、漂亮的《梅花图》。明清时期北京的女性冬天必画“九九消寒图”。古代待字闺阁的少女尤为喜爱。葫芦型“九九消寒图”,将中国历史通俗地与传统冬令节气有机结合,凝缩在从冬至头九到九九的短短时间内,可谓匠心独运,别出心裁。葫芦型的图案设计,酷似“中国结”起终读法,宛然曲折,令人兴趣大增。一番诵读下来,既了解了中国从三皇开始,至清朝定鼎中原的历史,也丰富了文化知识。该图从双线大字“雁南飞哉,柳芽待春来”,顺序填描,九个大字,每字均九笔,一日描一笔。内中歌谣的读法是:汉字坚排右为句首,即从“头九初寒”读起,至“大清坐金寒”读起,至“大清坐金鉴”结束。
填写消寒图是清代皇宫中流行的一种消闲娱乐形式。这种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填字游戏给漫长的寒冬带来一丝温暖和乐趣。“九九消寒图”的流行是农业生产需要。古代由于受科技发展的限制,没有为农业生产的专业气象服务,因之人们通过记载冬九九当中阴、晴、雨、雪以及各种天象的变化,用来印验谚语,预卜来年丰歉。
“九九消寒图”可对幼童进行识字、写字和历史知识、自然常识的启蒙教育。写九实为高雅的文字游戏,是寓教于乐之举。在文化娱乐生活相对贫乏的古代,和灯谜、酒令、对联等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画九、写九,便自然而然成为文人墨客、富足之家的一种雅兴娱乐消遣。在日历远未普及的年代,千里冰封、寒风凛冽的冬天也是穷苦百姓最难熬的日子,画九、写九也透露了冬闲中最广大百姓熬冬盼春的几分无奈。
“九九消寒图”这一民俗,如今已大为衰落,这是因为如今的专业气象预报已能相当准确地预报天气,无须人们再以笨拙的方式记录天气以预测来年;这更是因为如今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内容也已相当丰富,“九九消寒图”这一民俗的趣味性已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娱乐和欣赏需要。这些都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必然衰落的原因。
标签: 春笔画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