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春字的拼音(春字的拼音怎么拼读)

极目风水 88 0

不知不觉间,春的脚步近了。冰消雪融,草木滋生,春回大地的美好画卷一点一点舒展开来。下面,就让我们通过“春”字,来欣赏这幅“春归图”吧。

“春”在甲骨文中有等写法。左边上下两部分都是草,中间是“日”,“日”在“草”中,寓意阳光和煦,草色青青。右边是“屯”。对于“屯”在整个字形中所起的作用,文字学家们看法不一。

有人认为,“屯”仅表示读音。例如许慎《说文解字》:“春,推也。从艸(草)从日,艸春时生也。屯声。”但是,也有人认为,“屯”在其中兼具表音和表义两种功能。这又涉及到对“屯”字甲骨文字形的不同理解。

“屯”在甲骨文中有等写法。有一种意见认为,它像是破土而出的嫩芽。最有代表性的还是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屯,难也。象艸木之初生,屯然而难。从屮(音 chè ,草木初生)贯一。一,地也。尾曲。”这段文字的主要观点是,“屯”最初指“艰难”,其字形像草木嫩芽艰难地从土地中萌生的样子。支持许慎说法的人不在少数。当然,也有一些反对意见,此处不赘述。如果按照这样的意思来理解,那么,“屯”在甲骨文“春”的字形中,显然就不仅仅表示读音,还与整个字的意思有关联。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春”的甲骨文字形,其中既有阳光、青草,又有嫩芽,所谓“春到人间草木知”,“春”的字形透露的正是这样一个意思。

展开全文

春字的拼音(春字的拼音怎么拼读)

“春”字的字形演变

据考,在甲骨文中,有把“春”写成“屯”的情况,比如甲骨卜辞中有“今屯、来屯”这样一些时间词。不过,那时候的“春”与后世的“春”在内涵上有所区别。商代一年只分春、秋两季。因此,在甲骨卜辞中只有“春”“秋”,而无“冬”“夏”。“春”代表农作物生长的季节,“秋”代表农作物收获的季节。也正因为如此,“春秋”可以用来指代一年、四季。例如《诗经·鲁颂·閟宫》:“春秋匪解,享祀不忒。”这里的“春秋”,指的就是春夏秋冬四季。而在现代流行歌曲中,也有“几度风雨,几度春秋”这样的歌词,其中的“春秋”指的是岁月。

春字的拼音(春字的拼音怎么拼读)

“春秋”从指“一年”,进而发展出指人的年龄。古代文献中常有“富春秋”“春秋正富”等说法,表示“年轻少壮”的意思,例如南宋张孝祥《水调歌头·和庞佑父》:“忆当年,周与谢,富春秋。”

从“春”的甲骨文字形我们可以得知,它本来的意思就是“春季”。正如《公羊传》隐公元年所载:“春者何?岁之始也。”意思是说,春季是一年的开始。

春季是万物萌发的季节,是温暖的、美好的,充满着蓬勃向上的生机和活力。因此,很多春天里的事物,也都被赋予了这些美好的含义,比如春潮、春风、春晖、春山等。

“春晖”的字面意思是指春天的阳光,例如唐代戴叔伦《过柳溪道院》:“溪上谁家掩竹扉,鸟啼浑似惜春晖。”也被用来比喻像春日阳光一样温暖、宽厚、包容的父母之爱。最著名的例子莫过于唐代孟郊《游子吟》中脍炙人口的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春山”一词,既指春天的山,也被用来形容女子的眉毛。这是因为,我国古代女子眉色黛青,就像春色点染的山容。例如宋代欧阳修《玉楼春·春山敛黛低歌扇》的起首一句:“春山敛黛低歌扇”,描写的是女子敛眉愁苦、歌声低宛的样子。

春季里悄然滋生的不仅有自然界里的万事万物,还有男女之间的爱恋之情。所以,“春”也被用来指男女情欲,比如春情、春心、怀春、思春等。

“春情”字面上是指春天的景致或意趣,例如唐代李群玉《感春诗》:“春情不可状,艳艳令人醉。”描写的是春日里不可名状的美景,令人陶醉。但是,在《子夜四时歌》“游步散春情”一句中,“春情”则是指男女之间的思慕、爱恋之情。

春季是一年开始的季节,所以,单独一个“春”字,也可以用来指一年。例如唐代高适《人日寄杜二拾遗》:“一卧东山三十春。”诗人所言“三十春”,不是三十个春天,而是指几十年这样一个漫长的时间过程。

“最是一年春好处。”在这大好春光里,让我们走出房门,尽情感受春的气息,拥抱大自然吧。

选自《月读》2017年第3期

“清明时节雨纷纷。”进入4月以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雨水明显多起来了。

“雨”在甲骨文中写成等形状,字形让人一目了然,表现的是雨点下落的情形。至于上面的横线,大多数文字学家认为,它表示高空的云层。许慎《说文解字》:“雨,水从云下也。”也就是说,“雨”最初指的是从云层中降下的水滴,即“雨水”。例如《诗经·小雅·黍苗》:“芃芃黍苗,阴雨膏之。”大意是,茂盛的黍苗茁壮生长,雨水及时地滋润它们。

许慎紧接着又说:“一象天,冂象云,水零其间也。”这是从“雨”的篆书字形出发做出的解释。实际上,在“雨”的甲骨文字形中,就有上面多出一横的写法,而从小篆开始,这样的写法基本上被固定下来。小篆之后的“雨”,上面一横表示天,对于此种观点一般争议不大。

其实,“雨”字中无论是甲骨文字形上面被视为云层的横线,还是小篆字形上面被视为天的一横,都意在表现雨水的由来,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认识。

在我国古代农业社会,雨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二十四节气中就有“雨水”和“谷雨”两个节气跟降雨有关。古人对“雨”的重视和认知反映在他们对不同程度降雨的说法里面。例如《尔雅·释天》记载:“暴雨谓之冻,小雨谓之霡霂,久雨谓之淫。”南朝梁元帝萧绎《纂要》也有记载:“疾雨曰骤雨,徐雨曰零雨,雨久曰苦雨,亦曰愁霖。”

“雨”在古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还可以从古代诗词中窥见一斑。自古以来,跟“雨”有关的名篇佳句数不胜数。“好雨知时节”“小楼一夜听春雨”“天街小雨润如酥”……大概每个受过教育的中国人都能随口吟出几句。

“雨”又从指“雨水”发展出表示“下雨”的意思。例如《荀子·天论》:“雩而雨,何也?曰:无何也。犹不雩而雨也。”雩是古代求雨的祭祀活动。这段文字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下不下雨跟祭祀祈雨活动没有直接关系。

“雨”还从“下雨”之义进一步发展出表示“雪或其他较小物体降落”的意思。例如《诗经·小雅·采薇》:“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里的“雨雪”是下雪的意思。再如《淮南子·本经训》:“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大致意思是说,古代仓颉造字的时候,天上像下雨一样下粮食,晚上还有鬼哭。这段文字用夸张的手法说明了文字的产生在人类文明史上所引发的巨大冲击力。

雨水滋润万物,因此,“雨”也被用来比喻润泽、教化。例如汉代刘向《说苑·贵德》中的名句:“吾不能以春风风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句中的第二个“雨”字正是这种用法。师长的谆谆教导就像适合草木生长的和风好雨一样。现在,人们用“春风化雨”一词来比喻良好的教育。

需要注意的是,“雨”在表示“下(雨、雪等)”“润泽”“教化”这类意思时,读yù,而不读yǔ。

“雨”在古代还常常被用来比喻朋友。这是因为,杜甫曾在《秋述》一文中写道:“常时车马之客,旧,雨来。今,雨不来。”意思是说,以前,即使下雨,宾客也来,而现在一下雨就不来了。后来,人们就用“旧雨”指代老朋友、故人,用“今雨”指代新交的朋友。例如宋代范成大《丙午新正书怀》:“人情旧雨非今雨,老境增年是减年。”宋代张炎《长亭怨》:“故人何许?浑忘了江南旧雨。”清代钱谦益《八月初二日渡淮》:“关心旧雨还今雨,回首长亭复短亭。”这些诗词中的“旧雨”和“今雨”分别指的是故友和新交。

选自《月读》2017年第4期

标签: 春字的拼音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