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路的繁体字(路的繁体字多少画)

极目风水 143 0

在兰州市通渭路与大众巷之间

有着一条

散发着浓浓书卷气息的小巷——贤后街。

这条窄窄小巷

由于一侧停满了汽车而显得有些拥挤,

但两侧文化墙上点缀着的一幅幅图文并茂的墙画,

却仿佛在告诉每一位路过的行人,

路的繁体字(路的繁体字多少画)

这里是个有故事的地方。

先有“前后街”,后有“贤侯街”

贤后街全长327米,东西走向,坐北朝南,曾有五泉书院、湖北会馆、两湖会馆、豫章会馆、朱家大院(门牌38号)、四川会馆、朱司令家、张维家(50号)等院落。

“兰州收藏家李维东先生收藏了一块兰州路名牌,为繁体字‘贤后街’,系1956年推广简化字前的路名牌,至今有50年的历史,甚为珍贵。”我省史志专家邓明说:“贤后街是兰州老城的一条老街,以书院、会馆、图书馆、读书楼而著称于世。明清以来,它靠近北城墙,处于兰州内城西大街的后面,因此称为后街,后街为并列的两条街,因此将前面(南面)的街称为前后街,将后面(北面)靠着北城墙的街,称为后后街。”

路的繁体字(路的繁体字多少画)

他说:“可是对于外地人来说,前后街的指位性不足,弄不清究竟是前街,还是后街,晚清民国初,遂以谐音雅化为贤侯街,后后街随之改为侯后街,意为贤侯街的后街。民国后期,贤侯街改为贤后街。”

见证老街变迁的五泉书院

“清代,贤后街东端是官衙。”在邓明的娓娓讲述中,贤后街数百年历史变迁逐渐变得清晰起来:“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甘肃布政使屠之申、兰州翰林秦维岳捐资,购买官衙,创办为兰州府立五泉书院。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清廷停止科举考试,改为兰州府中学堂。1912年,改为兰山道道尹署。1928年兰山道撤销后,当局将原五泉书院交还地方,刘尔炘将五泉山文昌宫五泉书院的图书迁回,改为五泉图书馆,院内有一株高大老榆树,树杈中建亭子,为春秋佳日,兰州文化名流登临眺望,饮酒赋诗论文,别有情趣。”

展开全文

1949年9月,五泉图书馆图书拨归甘肃省图书馆,中共皋兰县委员会入驻,1957年迁往石洞寺后,成为中共兰州市委员会宿舍。一百多年来,五泉书院旧址几经变迁,但其建筑格局基本保持旧貌,1999年扩宽通渭路时,将其主体建筑迁建雁滩公园,易地保护。“原址建起的便是兰州市公安交通警察支队,谁又能想到很多年前这里曾是弦诵声四起的书院。”邓明感慨地说。

五泉书院稍西为两湖会馆,系同治三年(1864年),湖南籍文武官员、商人捐资修建。民国初年,在会馆里创办两湖小学。

张维故居改建农垦大厦

“1937年底至次年初,顾颉刚受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总干事杭立武委托,考察补助西北教育经费事宜,就住在兰州贤后街45号(两湖会馆产业),各界青年纷纷来看望,省外留学生抗战团、省妇女慰劳会、青年抗战团、伊斯兰学会,聘请顾颉刚为顾问或指导员。顾颉刚在这里创办《老百姓》旬刊,自任社长,兰州知识青年谷苞协助编辑。”经过多年对地方史志的研究,邓明挖掘出了许多发生在贤后街的史实,其中一些乃是鲜为人知的故事。

“他们用西北流行的民歌,填写新词,宣传抗日救亡。”他说:“两湖会馆西为四川会馆,光绪十三年(1874年),由四川官员出资而建,民国时重修。一院两进。大门三间,青砖门脸,砖雕斗拱硬山顶。院内多古柏老槐。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为兰州光明化工厂驻地。1985年拆除,建为甘肃省公路局办公及住宅楼。”

邓明还专门提到了位于西段的贤后街24号,因为这里曾是史学家张维的故居。院内“还读我书楼”,置十几个书架,插满线装书、洋装书,博古架上陈设金石文物。公馀,张维在此读书写作,写成《陇右著作录》《甘肃丛书目录》等。1985年,拆除张家院落,建为农垦大厦。

王洛宾曾在贤后街被捕

原载1996年的《王洛宾传奇》中,还记载过一段发生在贤后街的故事。1941年初春,王洛宾回到兰州休息一段时间后,为了暂且避风头便决定前往云南去投奔在昆明教书的大姐。临走的那天,他事先买好了一张转车票。一大早起来,就雇了一辆人力车,他急匆匆地登上了车,央求车夫走小路,快一些。

当他坐着车走到一条街口时,迎面来了一个穿便衣的大汉,一把把人力车把抓住了:“站住!”车夫愣了,王洛宾在车上镇静地说:“先生,我是赶火车的!”那个大汉说:“不会耽误你上车的!”说着对车夫命令道:“到贤后街!”

一听说“贤后街”三个字,王洛宾心中一悸,一切都明白了,这里有国民党八战区的特务机构,从这里转出去的人,没有不坐班房的。“走,到贤后街,车子拉慢些!”王洛宾故意不下车,抓他的那个人只好站在一边。来到贤后街的一个大院门口,王洛宾付了车钱,提着小箱子,被带进这个空荡的令人毛骨悚然的大院子,迎面又来了一个人,二话没说,把王洛宾推进了一间大房子里。

也就是在这一天,在贤后街被捕的王洛宾被随后送到了阴森可怖的人间地狱——刁沟。

老街道的文化底蕴

如今的贤后街上,一条长达100余米的文化墙成为了新的风景,文化墙上流畅的线条、逼真的画面,无一不让人感受到兰州文化的悠久历史。生动、逼真的文化墙上将兰州本地的传统文化一一“道来”,兰州四合院、羊皮筏子、兰州剪纸以及太平鼓等具有本地文化的图案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广大市民的眼前。

素材来源:兰州发布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路的繁体字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