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由《四川烹饪》杂志提供)
1月25日下午,袁庭栋作客《四川烹饪》公众号直播间,就川菜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与建议。他表示,川菜表面繁荣的背后,暗藏许多危机。他建议,四川要成立川菜研究所, 加强川菜基础理论研究,并加强人才培养,培养出更多适合现代川菜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袁庭栋是知名的巴蜀文化学者,也是《川味》第四季的民俗和文化顾问,对川菜有着深入研究。在《川味》第四季的拍摄中,袁庭栋提了许多建议,甚至亲到拍摄现场,给予建议指导。
袁庭栋表示,自己非常喜欢川菜,此前还在自己的抖音号上作过20多期节目,专讲川菜,也曾一度想写一本川菜史。
他说,自己正因为爱川菜,所以往往是作为一个批评者去谈川菜,其实是希望川菜发展更好。
袁庭栋表示,仅成都,在工商注册的餐馆就有6.5万家,按平均每个店30个员工算,从业人员就达200万人,可以说是非常庞大的产业,并与民生息息相关。
川菜在外地也很受欢迎,自己在外地去旅游,发现好些景区附近有三分之二的餐馆都是川菜馆。
但他认为,现在川菜表面热闹的背后,隐藏有不少的危机。
他说,上世纪90年代,川菜迎来第一波繁荣,以当时的巴国布衣为代表,餐厅由原来的厨师长中心制,变为总经理中心制,以市场为中心,以消费者为导向,推动了川菜快速发展。
但是,近些年,川菜发展势头却不如其他一些菜系。
他说,自己曾列出了十个餐饮发展指标,以评定一个地方餐饮发展质量,发现在这十个指标中,川菜有九个指标都不靠前。比如在海外的影响、单店营收、菜肴在大赛中获奖情况、科研数量 等,都不占优。
袁庭栋认为,现在川菜很多基础理论研究没人搞,对外宣传,也缺拿得出手的东西。外面有些人写川菜,却因为对川菜一知半解,常有误读误解。
因此,他建议,四川可由政府出面,发起成立川菜研究中心或川菜研究所,加大对川菜基础理论的研究。同时,每年还可精编一本介绍川菜文化的书,中英文对照,面向海外发行,扩大川菜 在海外的影响。
他还建议,四川要加强餐饮人才的培养,尤其是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比如,四川要想通过一带一路到国外开川菜馆,但实际这方面的人才就很缺。总经理、大堂、 厨政,他需要懂川菜、懂外语、懂国际贸易,这样的复合型人才太少,这样的店就难以开起来。
他认为,对川菜技艺、川菜菜谱,也需要系统整理。比如对传统经典川菜、对新派川菜,都需权威梳理,对菜谱、烹饪技法介绍方面,也需要更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
他还透露,自己曾有计划写川菜史,也曾收集有大量资料,并整理出了提纲,但因各种原因,最后搁浅了。他计划写的三本著作分别是《川菜味道》、《川菜技艺》、《川菜大师》。
他说,自己现在精力不济,也难以实现这一愿望。他希望,能有后来者,可以续其志,完成这三本著作,他可贡献提纲。
封面新闻记者 喻奇树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