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荀超 实习生 周海桐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全称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是以考古调查发掘为获取相关资料的主要手段,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撑,采取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方式,揭示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的重大科研项目。7月10日15:30,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主任,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项目首席专家、执行专家组组长王巍将做客名人大讲堂,在成都博物馆讲述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亲历记,解读这一工程的主要成果和重要意义。
赵昊在考古现场
本次名人大讲堂之后,还设置了圆桌会环节。届时,著名学者将与主讲嘉宾进行对话,进行观点碰撞。当天,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教授赵昊,将作为重要嘉宾参与圆桌会的讨论。7月8日,赵昊接受封面新闻记者采访,提前聊了聊他对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理解。
挖掘独特
找出跨区域跨时空的共性
在赵昊看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目的明确,致力于探寻中国各个地区不同区域的早期文明社会形成的过程。这个工程不但涵盖了中国经济发达地区的遗址探索,也深入以前不太受到重视的边缘地区。且集中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到青铜时期间,在各地区发展路径迥异的时期找寻共通之处。
赵昊已经是三星堆8号坑的考古老人
他表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项目涉及的人员众多,也支持了许多新遗址的发掘工作。赵昊发现,自己的工作也是该工程的一部分,在参与的过程中获取了不少研究机遇。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离不开每一个科考人的努力和付出。这个工程本身是需要大量的小工作来支持的,是在大量细小工程的研究后,统一对其进行综合性的解读,每一个细小工程都是整个大厦的一部分。
赵昊小心翼翼地清理着出土文物
赵昊认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不仅挖掘出了各遗址的独特性,同时也体现了各个地区之间的共性和联系性。比如在三星堆遗址中挖掘出的青铜文化,其实早在数年前就已经在良渚遗址中面世了,这就呈现出了强烈的跨区域性和跨时空性。而且,相隔遥远的西北地区和东南地区也有密切的文化联系,各地在相互吸收的基础上,也都保有了自己独特的特点。
保持好奇
在探索过程中找寻乐趣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开始之初,赵昊还是一位在校学生。现在的他,已经成长为独当一面的考古工作者——85后的他在北大考古文博学院念完本科和硕士研究生,奔赴美国斯坦福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并成为70多年来第一位获得美国考古学会最佳博士论文奖的中国学者。
三星堆出土的文物令人惊叹
如今的赵昊,已经成为三星堆8号坑的考古老人,奔走在考古第一线。回顾考古生涯,赵昊坦言:支撑自己不断探索的力量,是内心最纯粹的热爱。当时考大学填报志愿的时候,就觉得考古专业蛮有趣的,读完本科后觉得自己还是可以继续干这一行,就一直坚持到了现在。
之后,赵昊在考古上投入的心力越来越多。他偶尔也会开玩笑,说自己除了考古做不了别的。紧接着,赵昊严肃地说:考古虽然辛苦,但我仍然能在探索的过程中找到乐趣。一直保持着对未知的好奇心,让赵昊继续在考古的道路上坚定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