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洪丕谟(洪丕谟书法)

极目风水 44 0

慈溪出过哪些名人?

魏敦山(1933- ),建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慈溪人。1955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设计专业。现任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顾问、总建筑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96年获“中国建筑设计大师”称号。40多年来,设计了大量民用建筑,承担了一批大型公共建筑设计,其中代表性建筑有上海虹口体育场、上海体育馆、上海游泳馆、上海八万人体育馆。曾获国家优秀设计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等荣誉。其建筑设计达到世界先进技术水平,1984年主持设计的埃及开罗国际会议中心,荣获埃及“一级军事勋章”,并由总统亲自签署颁发;2000年获国家建筑最高荣誉“梁思成建筑奖”。

谢世楞(1935- )

谢世楞(1935- ),海岸动力及海岸工程设计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慈溪人。1956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学院,分配到交通部水运规划设计院。1958年调到交通部第一航务勘察设计院工作至今。现为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港口和海岸工程设计。参加和主持设计40多项国家重点及大中型科研项目。1981年提出的直立式防波堤前海底的冲刷形态和冲刷深度计算公式,被国际上称之为“谢氏法则”和“谢氏公式”,并纳入交通部防波堤设计规范。1994年获“中国工程设计大师”称号,其主管的一个项目获联合国发明创新科技之星奖。

裘锡圭(1935- )

裘锡圭(1935- ),古文字学家。慈溪人。195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现任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教授,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主要从事汉字学、古汉字学和古典文献学(先秦秦汉部分)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也从事先秦、秦汉史的研究,并参加过银雀山汉墓竹简、曾侯乙墓文字资料、江陵望山楚墓竹简、郭店楚墓竹简和尹湾汉墓简牍等的整理考释工作。专著有《文字学概要》、《古文字论集》、《中国出土古文献十讲》、《裘锡圭自选集》等十余部。2000年接受美国芝加哥大学名誉博士学位。

洪丕谟(1940-2005)

洪丕谟(1940-2005),学者,书法家。慈溪人。高中肄业学中医,获中医师衔,后弃医从文。历任华东政法学院古籍所副教授、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首届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大学书法教育协会会长,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慈溪市人民政府文化顾问,慈溪画院名誉院长。编著出版百余部达二千万字。精研书法,博采众长,书风清新俊逸、朴茂多姿,形成“融书卷气、清气、逸

庐山烟雨浙江潮全诗词赏析是什么?

《庐山烟雨浙江潮》是北宋诗人苏轼的诗作。全诗鉴赏如下:

【作品鉴赏】

第一句的“庐山烟雨浙江潮”,是理想的目标,每个追求者都为之魂萦梦绕,不惜任何代价,一定要一睹为快。如 该诗写到的,庐山的烟雨和浙江的潮水,未曾到过见过,便觉得心中有千万种的遗憾,没办法消除,一旦有一天去过看过,也就觉得没什么新奇,那烟雨依旧是庐山的烟雨,潮水依旧是浙江的潮水。没见过以前总是充满着向往和期盼,然后就想方设法地去追求和实现,一旦亲眼所见,身临其境,得到和拥有了之后,反倒觉得很平常。

对此,世俗的感叹是:“不过如此!”而禅意的态度却截然相反。禅者会发出由衷的赞叹:“正是如此!”凡夫总是把极乐世界想象成远在十万八千里之外,并且即使到了极乐世界,也感觉不到乐趣存在。对于他们,日常的生活、熟悉的地方、得到了的东西就没有美妙可言。占有一物便失去一物的刺激,如此永远陷于无聊——痛苦――无聊的恶性循环中,精神的流浪从不停止。而已经解脱了的悟者,虽然与凡夫生活的空间原来是同一个,却能将日常的生活、熟悉的景致化为极乐世界,对拥有的东西倍加珍惜,将理想落成于现实,从不沉溺于海市蜃楼的幻想。如此,穿衣吃饭,行止语默,无不感受到真实、鲜活的生命之存在。

这首诗颇富禅意,一般都把它当作禅宗的悟道诗,全诗展示出人生追求真理的三个历程。

华东政法学院古籍整理研究所副教授洪丕谟《佛诗三百首》:“庐山烟雨,浙江潮水,纷纷滔滔,了无穷时,看来,这就是呈现在你眼前无边无际的浩荡佛法了。”

【出处】

《庐山烟雨浙江潮》——苏轼

【原文】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

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译文】

庐山美丽神秘的烟雨,钱塘江宏伟壮观的潮汐,很值得去观赏一番。无缘去观赏庐山的烟雨和钱塘江的潮汐,是会遗憾终身的。

终于亲临庐山、浙江,看到了蒙蒙烟雨、澎湃潮水,却发现过去的冲动妄念不过如此、并无惊奇,只觉庐山烟雨就是庐山烟雨,浙江潮水就是浙江潮水。

【关键词注解】

浙江潮:即指钱塘江潮汐。浙江,钱塘江。

恨:遗憾。

【创作背景】

某日,苏轼到了庐山。名山大川,气象万千,是日,天朗气清苏轼和几个朋友一起,登山访寺。走近一座山寺,只见亭阁灵秀,树木蓊郁,粉墙雪白,一个老僧迎了出来。“请问施主,是东坡居士吗?久仰,久仰。老僧已在此恭候多日,请施主为我寺,赐下墨宝。”苏轼接过小僧所奉笔墨,未加思索,就着粉墙,写下了这首诗。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101年),宋代文学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宋仁宗年号,1056年—1063年)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多惠政。卒谥文忠。学识渊博,喜奖励后进。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洪丕谟(洪丕谟书法)

中国古代算命术谁写的

1、《中国古代算命术》是姜玉珍和洪丕谟写的。

2、内容简述:十二生肖与地支又有什么关系呢?全书除前言、序言和后记外,共分四个部分,它们分别是:算命术的缘起、算命术的基础理论、四柱算命的具体方法以及算命术的批判等。

论语是由谁汇纂成书的?

这是一部记载孔子和他少数学生的言论行事的书。“论语”一词,最早见于《礼记·坊记》,说明《论语》在西汉以前就已流行。按照《汉书·艺文志》的记载,《论语》是在孔子身后由他的弟子或再传弟子将平时的记录汇纂成书的。它在西汉时还被看作是传、记一类著作,只作为经书的辅翼。东汉以后才作为正式经书列入“七经”。《论语》全书12000余字,分20篇,书中保存了孔子大部分丰富的思想内容,是研究孔子及孔门弟子的必读书。西汉流行的《论语》有古《论》、齐《论》、鲁《论》三家,前者属于古文经学,后两者属今文经学。自汉代开始,《论语》就受到高度的重视,历代研究著述层出不穷,较重要的研究著作有《十三经注疏》中的何晏集解和邢禺疏,还有南宋朱熹的《论语集注》,清代刘宝楠、刘恭冕的《论语正义》。

洪丕谟为什么没有算准自己的命

关于命运啊,历史上回答的太多太多了,无论是孔子讲的不知命无以为君子,还是子夏讲的生死有命,富贵在天,都说明有命运这回事。

毛主席他老人家在晚年最爱书写的一幅字就是晚唐诗人罗隐的诗句: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命理学是彻头彻尾的唯物主义。

你相信你的意志可以影响命运的是唯心主义,你相信意志的努力是唯心主义。

儒家、道家认为富贵穷通,压根不归我们管。

所以,命运不在你信不信,它就是一个客观实在,从这点出发才是基本的唯物主义。

复旦大学教授王德峰,人称哲学王子。

按说是很有文化了,但是他和你一样,也曾经有过这样的问题。

故事是这样的,有一年,王教授在书店中看到洪丕谟先生(此人在上海书法界有名)的《中国古代算命术》(这本书的电子版,可以关注公众号:李不空,回复算命获取),看完书后仍表示怀疑。

于是,王教授找到为洪丕谟作序的张荣明教授,表示希望见洪丕谟先生一面,当面请教几个问题。

后来,王教授顺利见到了洪丕谟,王教授向洪丕谟提了三个问题,表示怀疑算命术和古代命理学。

第一个问题:算命是用八字:年月日时。

1976年唐山大地震在一夜之间死了24万人,这二三十万人的八字都不一样。有的八字恐怕是大富大贵再加上长寿,怎么他就走了呢?

第二个问题:WHDGM有多少本来的干部做官的人被剥官离职,被关到牛棚里去了。难道他们都有这一部运吗?

第三个问题:同一个时辰一个时辰要两个小时,有多少孩子在这一个时辰同时出生的,他们的八字全一样,难道他们的运都一样吗?

洪丕谟先生面对这三个问题,他说其实你就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和第二个问题是同一个问题,叫国运规定。国运大于个人的运。

洪丕谟先生说八字算命的前提在常态社会,在一个稳定的社会状况里边,这个八字算个人的运很准的。

国运当头了那就没办法了,而且其中还是有差别。

同样唐山大地震,有人是受伤,有人还安然无恙,有人就走了,这里面八字还是有区别的。

WHDGM关到牛棚里,有的人就自杀了,还有的人不自杀就活下来。

四人帮一粉碎,他就官奉原职,做的比以前更高。

他里边八字里面有信息写的,他就这样回答了我的两个问题。

有些人觉得认命是一件很懦弱的事情,其中以年轻人居多。

而在中国的哲学中,认命不是消极的人生观,而是积极人生观的必要前提。

如果我们一辈子为富贵奔忙,那才是消极的人生。

君子要在不同的生活处境,活出生命的意义来。

孟子那句话怎么说来着?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洪丕谟的简介

洪丕谟,男,汉族,1940年11月生于上海,2005年5月22日因病在上海逝世。祖籍浙江省宁波。父亲洪吉求为留法文学博士,收藏书画甚富。自幼受家庭影响 酷爱书法与文学,高中肄业后学中医,获中医师街。后弃医从文专事法律古籍的教学和研究,并开办书法讲座,学书遍临魏、晋、唐、宋诸碑帖,尤倾心于汉魏的古朴和宋人意态。擅多种书 体,以行草见长,所作朴茂多姿,挺秀俊逸,颇多新意。作品入选上海市历届书法展览、河南“国际书法展”、香港“集古斋成立六十周年扇面书画展”等,在多家专业报刊上发表或被多处博物馆、纪念馆收藏及刻碑。

标签: 洪丕谟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